
扶风县图书馆“十三五”规划
“十三五”时期,是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,十二五末,中央相继出台《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》、《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》(2015-2020年)等重要文件,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和图书馆事业发展总体趋势,结合我县图书馆现状,制定此规划,为图书馆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南,是图书馆人未来五年奋斗的目标。
一、 “十二五”发展回顾
“十二五”期间,经过上级部门大力支持及全馆职工广大读者的共同努力,我县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逐年上台阶,免费开放工作顺利实施,读者服务日臻完善,服务领域不断拓展,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文化需求。
(一)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
“十二五”期间,县图书馆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,对外开放的面积为近1000平方米。部室设置有图书借阅处、电子阅览室、报刊少儿阅览室、盲人视障阅览室,古籍特藏室、基层辅导部及采编部。其中电子阅览室为政府公众信息查询窗口,免费对外的绿色上网场所,上网电脑30台,无线网络全覆盖;十二五期间,独立建立30平米地方文献室、40余平米少儿阅览室,对图书馆内外进行了美化亮化,增加了文化氛围,打造了舒适的阅读环境。
“十二五”期间,在全国第五次图书馆评估定级中,我县图书馆被评为三级图书馆。
(二)服务功能充分发挥
“十二五”期间,图书馆实现了无障碍、零门槛免费开放,本着公益性、平等性的原则,把提高服务质量、拓展服务空间、最大限度培养公民阅读意识作为工作目标。年均举办各类公益性讲座、培训、展览20次,开展图书下乡等流动服务30次,为残疾人或老年读者送书上门等服务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图书馆进一步加大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保护力度,年均收集各类地方志、宗志、族谱和本土作家作品40余册,丰富了馆藏特色文献,为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研究资源。
(三)队伍建设不断加强
“十二五”期间,图书馆有职工共8人(聘用人员在内),其中本科学历1人,大专学历5人,中级职称1人,初级职称1人。馆内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,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职工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培训,年均对职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10人次。
二、尚存问题:
一是开放面积尚不达标。使用面积不足1000平米,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和《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》;二是财政保障力尚待加强,除国家的免费开放资金外,财政在图书馆的基础设施、设备更新和图书购置经费上明显投入不足;三是人员配置不足,图书馆仅有编制7人,限制了对专业人才的引进,需聘用工作人员,财政在此项无投入。
三、“十三五”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
县级公共图书馆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十三五”期间,图书馆将抓住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和机遇,按照《陕西省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》,本着公益性均等性原则,推进图书馆事业顺利发展,使之成为市民喜爱的免费文化教育场所。
(一)鉴于图书馆现处位置和面积明显不足的现状,“十三五”期间,力争在新区建立5000平米,藏书量至少30万册,阅览室坐席大约450座,年接待读者10万人的中型图书馆。
(二)建立一个可同时满足三人以上使用的盲人阅览室,体现服务均等化原则。
(三)对纸质文献实现图书数据化管理,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,提高服务效能和工作效率。
(四)逐年增大藏书量,十三五争取达到服务人口人均拥有0.5册图书。
(五)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,逐年购进一定数量的电子图书,十三五末达到人均享有0.0002T电子图书藏量。
(六)加大图书流动服务,年均开展流动服务不少于12次。
(七)加大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馆藏古籍保护力度,建立相对独立和专业的古籍保护室,设有专人管理。
(八)加大人才培养力度,年均培训职工不少于10人次。